最近,我的女兒開始花很多心思打扮,喜歡戴誇張的耳環、穿上高跟鞋,有時候還特別偏愛成熟的裝扮。
看著她的變化,我不禁思考:為什麼她重視外表勝於讀書?這兩者真的有衝突嗎?
我們總希望孩子能多充實自己,提升競爭力,但她卻覺得這和打扮無關。
她懷抱著明星夢,渴望有一天能像舞台上的明星一樣耀眼。
我很想告訴她,外表的光鮮,終究比不上內在的力量。
外表能改變,但內在的競爭力才是關鍵
有一次,我和她一起看利菁的變身節目,節目裡的女孩經過改造後蛻變成美女。
我問她:「妳有什麼感想?」她卻淡淡地回:「沒什麼感覺。」
(其實,她經常這樣,對需要表達想法的事情感到困難,寫心得報告對她來說更是頭痛。但看電影和節目,是我們的親子時光,我總會透過這些機會,引導她表達自己的想法,也讓我們的對話更深入。)
我告訴她:「這個節目其實讓我們看到一件事——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醜女了。整形、醫美、化妝術,早就讓變美變成一件輕而易舉的事。未來的競爭力,不是妳長得多美,而是妳的大腦裝了多少東西。」
「現在的街道、校園,到處都是美女,妳想和別人不同,與其在外表上搞怪,不如在頭腦裡多裝點內容。增加創意、提升溝通能力、培養更高的敏感度,這些,才是讓妳真正耀眼的關鍵。」
真正的氣質,藏在妳的談吐之中
氣質好不好,也許可以靠儀態來掩飾一時,但只要一開口,說的話就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。
該在什麼時候說什麼話,這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藝術。而談話的內容,並不是憑空而來,只有透過閱讀、分享、觀察、討論,才能慢慢累積出自己的思想。
孩子,是促使我成長的力量
我的女兒不只是在學習,她其實也在促使我成長。為了讓她進步,我必須走在她的前面,引導她,而不是推著她走。
我們一起學習、一起討論,她的提問常常讓我思考得更深入,激發我找出更有效的溝通方式。而她,通常也是我第一個實驗的對象。
走在孩子前面影響他,比推著他前進容易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