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心與受害者心態——請慎入
不要浪費時間向別人解釋你為什麼沒做好,不如多問問自己:「我該如何做得更好?」
現代人往往過於懶散,自己不願意維持環境整潔,卻批評那些時刻保持乾淨整齊的人有潔癖、強迫症。
自己管不住嘴,到處傳播八卦、尋求關注,結果被人討厭,還怪別人不理解他。
有些人連課都還沒報,就先問我:「上完課能保證痊癒嗎?」
我是講師,不是醫生,談不上「痊癒」。
如果你總是需要別人給你「保證」,或許你該先解決這個問題。
還有人問:「上完課,我能當講師嗎?」
我的回答是:「沒上我的課,你也能當講師。」
問題在於—— 你有學生嗎?
你能提供什麼價值給學生?
有人願意聽你講嗎?
上完我的課,當然能當講師。
但更重要的是,你願意投入多少時間學習?
三天?三個月?三年?
你願意投入多少資金來培養自己?
一萬?十萬?一百萬?
再問問自己, 你為什麼想當講師?
是為了賺錢? 還是因為熱愛? 亦或是你的使命?
你認為講師的本質是什麼?
是一份工作? 是一個事業? 還是追求名氣的捷徑?
如果你想把「講師」當成事業,你願意投入多少?
別人開一家飲料攤都要投資 200 萬,你準備了多少?
尊師重道都做不到,談何拜師?
你是抱著「顧客」的心態來學習? 還是以「弟子」的心態來學習?
你,為什麼值得被收為徒?
「師者,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」 你至少該掌握其中一樣吧?
來吧,問問自己—— 你準備好學哪一樣了嗎?
我是吳璨因,願你擁有清晰的頭腦。
因果不能改,智慧不可賜,真法不可說,無緣不能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