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該先教育小孩?還是教育先生?

 
小君的孩子國小五年,偷了他爸爸的手機買了遊戲幣送人,金額2萬多台幣。爸爸發現後大發雷霆,咆哮叫囂的將孩子趕出門口,小君將這件事告訴我。
 
我:你的困擾是什麼?
 
小君:我如何讓我先生不要對我的孩子情緒失控,這樣會嚇到孩子,還有不能說到做不到,他把孩子趕出去這件事,他根本做不到。我聽了非常訝異。
 
我:請問你對於孩子偷手機的錢這件事做了什麼處置?
 

璨因教練學院 線上版

璨因教練學院——專為台灣人打造的 NLP 教練線上學習平台

璨因教練學院源於璨因老師的願景,其歷史可追溯至 2013 年,當時璨因老師正式投入 NLP 教練的培訓工作。

經過 8 年的深耕與發展,共舉辦 50 期 NLP 清晰教練班,培育出 681 位 NLP 清晰教練,累積上課人次達到 1,283 人。

在這個過程中,璨因老師將國外的 NLP 教練課程完全台灣化,並融入本土的人文風情、職場文化、親子與伴侶關係,以及宗教特色,精心打造出最適合台灣人學習的 NLP 教練課程。

線上學習平台的誕生

隨著 Covid-19 疫情的衝擊,人們的學習習慣逐漸從線下轉向線上。

你願意面對自己生命的課題?

NLP教練 吳璨因老師 NLP改變你的一生

NLP教練讓一位學員的蛻變故事

願意直面自己生命的課題,需要多大的勇氣?

當一個人決定改變,這份堅持又是多麼令人動容?

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學員的故事, 如何透過NLP的學習,蛻變成一個能夠感受愛、擁抱自己、變得堅強的人。


迷失與低谷

我是A,40歲,一名形象顧問。

108年3月,我離職了。

你說出你想要的嗎?

昨天,一位朋友分享了一件事。

她的弟弟晚上 10 點打電話給她,語氣憤怒又焦急:「我女兒到現在還沒回家,電話也不接!妳幫我打給她,問問她到底跑去哪裡,為什麼還不回來?」

朋友聽完,並沒有立刻幫忙打電話,而是先責備弟弟:「孩子這麼晚還沒回家,你不是擔心她,而是先懷疑她,甚至已經準備好要責罵她。你覺得這樣對嗎?這樣你的親子關係會好嗎?」

還在找藉口與理由嗎?

玻璃心與受害者心態——請慎入

不要浪費時間向別人解釋你為什麼沒做好,不如多問問自己:「我該如何做得更好?」

現代人往往過於懶散,自己不願意維持環境整潔,卻批評那些時刻保持乾淨整齊的人有潔癖、強迫症。

自己管不住嘴,到處傳播八卦、尋求關注,結果被人討厭,還怪別人不理解他。

有些人連課都還沒報,就先問我:「上完課能保證痊癒嗎?」

我是講師,不是醫生,談不上「痊癒」。

如果你總是需要別人給你「保證」,或許你該先解決這個問題。

 

還有人問:「上完課,我能當講師嗎?」

我的回答是:「沒上我的課,你也能當講師。」

問題在於—— 你有學生嗎?

你能提供什麼價值給學生?

有人願意聽你講嗎?

禮?還是 理?

生活的標準是「禮」,不是理

生活禮儀 - 飲食篇(一)

狀況:

大家點了飲料,各自拿走後,桌上卻留下兩個空蕩蕩的塑膠袋。

冰箱裡,一個原本裝著 5 瓶養樂多的包裝袋,裡面的養樂多已被拿走了4瓶。

只剩下1瓶被放在過大的外包裝裡。


我的第一個疑問是:

誰拿走了最後一杯飲料?

這個人認為,應該是誰來收拾塑膠袋?

他們家有請佣人嗎?

還是他把家中的某人當佣人?


請最後拿走飲料的人,順手將塑膠袋丟進垃圾桶。

如果你看到冰箱裡有「穿著太大件衣服」的飲料,

請幫它脫掉外衣,讓它整齊地坐好。

家族排列個案分享

為什麼母親往生十年,仍未離開人世間?
言語的霸凌,為何能讓人陷入瘋狂?
為何母親不認得自己的親生女兒?
當家族的負向能量未被圓滿,往者如何安息?生者如何自在?


家庭排列個案回饋

童年的記憶總是特別深刻。
雖然人會長大,但過去的創傷若沒有被妥善處理,
它將以扭曲的方式封存在腦海,讓人不自覺地陷入情感糾纏。

在這兩天的課程裡,我終於明白,
為何兒時的傷痛,即使成年後,仍深受影響。
透過家庭排列,我看見自己與母親及家族成員間隱藏的連結,
逐步釐清為何總被負向情緒牽引,為何母親的能量仍停留不去。

尊師重道?

真正的信仰,不只是讀懂,而是活出來

很多人以為,信仰就是背誦經文、讀懂教義,
但真正的信仰,不是記住文字,而是把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。

就像一盞燈,
如果只是知道它的構造,卻不去點亮,
它依然無法照亮黑暗。

 

尊師重道,先辨師再學道

想真正學習,你得先知道誰才是值得學習的老師
如果一個人自己都迷失了方向,怎麼帶領別人?
如果你跟著這樣的人走,又怎麼可能走上正道?

選擇老師,就像選擇航海的指南針,
偏離了方向,不管怎麼努力,都到不了想去的地方。

 

競爭力

最近,我的女兒開始花很多心思打扮,喜歡戴誇張的耳環、穿上高跟鞋,有時候還特別偏愛成熟的裝扮。

看著她的變化,我不禁思考:為什麼她重視外表勝於讀書?這兩者真的有衝突嗎?

我們總希望孩子能多充實自己,提升競爭力,但她卻覺得這和打扮無關。

她懷抱著明星夢,渴望有一天能像舞台上的明星一樣耀眼。

我很想告訴她,外表的光鮮,終究比不上內在的力量。

夫妻的平衡

夫妻之間的信任與平衡

有一天,小夢接到先生爺爺的電話,爺爺說要匯五萬元到她的帳戶。小夢一頭霧水,追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是先生向爺爺借了錢,準備買一台中古車。

小夢完全不知情,於是問先生:「怎麼沒告訴我?」
先生卻輕描淡寫地說:「如果我不說,你也不會知道啊。」

道理與道德

有道理,還是有道德?

幾天前的早晨,我像往常一樣開車送女兒上學。女兒的學校位於一條狹窄的巷弄深處,旁邊還有平交道,每當上下課時間,這裡總是車水馬龍、擁擠不堪。

女兒一下車,我便準備駛離巷道,剛巧這時火車經過,平交道的柵欄落下,鈴聲響起,所有車輛瞬間陷入僵局。

我前方的道路被一輛白色車子堵住了去路,只要他稍微向右移動一點,我就能離開,也能緩解後方的交通壓力。於是,我搖下車窗請他往右挪一點,他卻回我:「我後面也都是車,怎麼動?」說完便不再理會。

你在生氣對不對

你在生氣對不對?
兒童是最容易被催眠的族群之一,而父母的指令(說話內容)更是兒童最容易接受的,當你對小孩說了甚麼他都會輸入她的大腦,並信以為真,但是只要你給她一個新的證據、輸入新的指令,她就會修正。

影響力

 

你喜歡我,我對你有影響力

你不喜歡我,我依然對你有影響力

 

最近,我在課堂上和學員討論到「影響力」這件事,忽然想起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

NLP教練

NLP 教練,是你走向卓越的開始

近年來,一個名詞正快速躍上全球專業領域的焦點——
NLP 教練(NLP Coach)
已成為備受矚目的新世代職場核心能力。

在歐美各大新聞週刊、財經與管理雜誌上,
你會看到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頂尖人士:高階經理人、運動員、政治家、藝術家……
他們都選擇與 NLP 教練合作,
透過這項技術性的對話與引導,顯著提升工作效能、人際關係與目標達成率。

對個人而言,這不只是追求成功的工具,
而是一種通往清晰思維、內在覺察與全方位成長的方式。
對組織來說,這是一條邁向卓越與整合的路徑。


教練,不只是引導,更是一門藝術

現在,你有一個機會,真正了解教練是怎麼運作的:

  • 它依循什麼樣的框架?

  • 它的核心價值是什麼?

  • 最重要的是——它如何讓你重新看見,那個內在資源豐盛的自己?

愛是交換嗎?

愛,是交換嗎?

我們常說:「愛就是愛,不該有條件。」
但你是否也曾在心裡問過自己——
如果對方不再愛我,我還愛得下去嗎?

我們總說,愛不是交換。
但為何當對方背叛我們、忽略我們時,我們的愛也跟著退卻了?
這樣的愛,還是愛嗎?

妳那個開BMW的朋友呢?

今天在路上聽到一個父親問她的女兒「那個開BMW的朋友呢?」

我轉頭告訴我的女兒,現在的人都不記人的名字,人的長相,而是用他開的車、戴的手錶、拿的包包、穿的衣服、拿的手機來稱呼人了。

我們已經不再和人交往,而是和物交往,我們不記人的姓名,看不見人的特質、人的優點,而是用物品來記憶人,這真是一件悲傷的事。

以前我們認識一個人會先記住他的名字或姓,然後記住他的特徵,個子高或矮、皮膚黑或白、說話風趣嗎?幽默嗎?在哪裡上班?哪裡讀書?興趣是什麼?

因為我們是和這個人交往,但是現在我們對人沒興趣了,只對掛在他身上的東西有興趣,我們看不到這個人、只看到這些在他身上的東西,你的包在哪裡買的?你的衣服在哪裡拼的?車買多久了?什麼牌子?去哪裡旅行過?

一個人走過來,我們不事先看她的臉,而是打量他的行頭,我們開始對人品頭論足,用他的外表。

教育孩子,順勢而為。

最近一個家長跟我說我的孩子功課不佳,天天看卡通上網,說不能上網他會死,我叫他認真讀書他說為什麼要讀書,他上課遲到我說要處罰他,他說遲到有什麼關係,我糾正他的言行態度,他說他都是這樣和同學說話的,他們也沒覺得怎樣。

另一個家長說,她的孩子不專心唸書,喜歡上網,遇到事情不會想辦法,就像一個石頭在她面前,別說搬走石頭,連繞過去都不願意,會站在原地,希望哪參加夏令營他說不要去,但是喜歡管樂。

父母總是用自己的眼光和角度看事情,沒有真正解決孩子的需求並給予答案或和孩子一起找答案,家長總是在遇到事情時,先下的一個判斷,然後依照判斷處理,不知道順勢而為。

在該約束時放鬆,該放鬆時約束,不知道愛是一種責任,既然是責任就應該有約束,你覺得老公對家庭應該有責任,你會要求他做一些什麼?賺錢養家、分擔家務、凡事想到家人。那你教你的孩子做了什麼?他洗過碗嗎?洗過衣服嗎?擦過地板嗎?到過垃圾嗎?為什麼?你希望他有責任,你開始讓他學習承擔責任了嗎?

默哀是致意,不是憐憫。

對於災難中喪生的人,我們要向如同上戰場犧牲的勇士一般的送上敬意。
因為這些犧牲的生命,是宇宙用來傳達人類對生命的真諦認知不足的提醒。
因為我們已經麻痺,小小的提醒已然無法讓人們覺醒,需要透過奪走我們認為最珍貴的生命,覺知才會被喚醒,人們才會再次面對,再次確認,我們最在意的是什麼?
不要以為他們的離開是沒有價值的,除非我們毫無感知。
要為他們對我們生命意義的成全送上敬意,而不是憐憫。

向高雄81氣爆事件罹難者致意。

Naomei

吳璨因 叡得教育訓練

#NLP心靈教練 #高雄氣爆 #81氣爆 #高雄81氣爆

我們能保護孩子多久?

我們能保護孩子多久?

今天,一個婦女團體針對一個青木瓜飲品的廣告提出抗議,認為廣告將女性物化太嚴重,且誤導青少年認為大胸部就是好,要求相關單位撤銷其廣告。

既然我們理解“物化”對孩子的影響,無論孩子是男是女,我想都是應該在有機會的時候,給予孩子正確的觀念,(看到你認為的不當廣告也是一個機會),利用著你們看見的事件,和孩子溝通並分析你的看法給孩子聽,也聽聽孩子的想法,以便有機會能互相交流,達成共識。

我想抗議是一種做法,但不是治本的辦法。過度的保護,有時會讓孩子沒有抵抗力。

想想,如果有一天,你的孩子到國外唸書,看見一個保險套的廣告,或香菸的廣告,也許是酒的廣告,你認為太煽情,太赤裸,你認為不適合孩子,你會去要求當地政府將廣告禁播嗎?

何謂NLP教練家庭?

就是每一個家庭中,至少有一位家庭成員學習NLP教練技巧,
並將這些技巧運用到家庭中,使您的家人能在清晰的狀態下生活。
透過認識自己,也幫助家人認識自己,透過理解關係存在的價值,
使彼此的心更能緊緊的在一起,能用更高層次的溝通技巧,
避免掉入情緒的漩渦,造成家庭的情緒裂痕,能更理解家人的價值觀,
以便達成家庭共識,並成為家人間彼此的支持者,共同創造你們想要和諧家庭。

Naomei

我有一個清晰的頭腦。吳璨因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