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個家長跟我說我的孩子功課不佳,天天看卡通上網,說不能上網他會死,我叫他認真讀書他說為什麼要讀書,他上課遲到我說要處罰他,他說遲到有什麼關係,我糾正他的言行態度,他說他都是這樣和同學說話的,他們也沒覺得怎樣。
另一個家長說,她的孩子不專心唸書,喜歡上網,遇到事情不會想辦法,就像一個石頭在她面前,別說搬走石頭,連繞過去都不願意,會站在原地,希望哪參加夏令營他說不要去,但是喜歡管樂。
父母總是用自己的眼光和角度看事情,沒有真正解決孩子的需求並給予答案或和孩子一起找答案,家長總是在遇到事情時,先下的一個判斷,然後依照判斷處理,不知道順勢而為。
在該約束時放鬆,該放鬆時約束,不知道愛是一種責任,既然是責任就應該有約束,你覺得老公對家庭應該有責任,你會要求他做一些什麼?賺錢養家、分擔家務、凡事想到家人。那你教你的孩子做了什麼?他洗過碗嗎?洗過衣服嗎?擦過地板嗎?到過垃圾嗎?為什麼?你希望他有責任,你開始讓他學習承擔責任了嗎?
你對孩子信守承諾嗎?
如果你在考不及格我就關掉你的網路,你真的說到做到嗎?
對於你開出的獎勵承諾,你的孩子能接受你不兌現嗎?
沒有網路我會死,你真的相信嗎?你讓孩子掐著脖子予取予求,你想過辦法嗎?